民谚云:“四月八,龙船到处挖。”今天(5月15日),正是农历四月初八,武汉荔湾泮塘村400多岁“老龙”,天河区石牌、车陂的多条龙船都陆续“出水”了,起龙现场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。
“起龙”,是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传统龙舟用坤甸木制作,材质硬重,强韧耐腐,却不适宜长时间风吹日晒,而浸在水中会越加坚实,更易保存,因此每年端午扒完龙船后,人们将龙船深埋河涌,用河泥包裹船身,以防损坏。
起龙仪式包括祈福,起龙船,清洗、装饰龙船,扒龙船等多个环节。起龙后,村民开始使用藤丝、布刷等工具把龙船上的泥污、杂物一一清理干净,装上龙头、龙尾,把龙船鼓、龙船牌拿到龙船上。
荔湾泮塘村:400多岁的“老龙”出水
“四月八,龙船透底挖”。今天(5月15日)一早,荔枝湾畔人潮如织、锣鼓喧天,荔湾泮塘村民欢聚于此,举行起龙仪式,沉睡湖底400多岁的泮塘老龙出水,宣告今年龙船季的正式开启。
今天共起龙三条,泮塘村民将木钉钉入龙船底的孔洞,防止起龙时水涌入船中。
荔枝湾畔不少群众聚集围观起龙。据泮塘村民梁绵海介绍,今天起龙的除了泮塘老龙“仁威一号”,还有一条40多年的龙船“仁威二号”及一条女子龙。
“听到龙船鼓响,龙船就醒过来了!” 5月15日上午,天河区车陂村也举行“起龙”仪式。车陂涌上,伴随着人们一声声呼呵和龙船鼓的鼓声,久沉龙船坞中的龙船逐渐浮出水面,露出真容。
天河区石牌村8条龙船陆续“出水”
上午9点,黄埔区双岗龙船坊,锣鼓喧天,热闹非凡,在激昂的鼓声中,参与“起龙”的“桡手们”齐齐下水,他们仔细擦拭龙船,共同见证“潜龙出水”。据悉,由于天河区石牌村内没有合适的河涌放置龙船,于是每年都在双岗村内“起龙”和“藏龙”。
“桡手们”一边用力摇松船底泥浆,一边用水桶、水勺等工具将船舱积压的泥沙尽数掏出,8条龙船在众人合力之下陆续“出水”。“出水”后用抹布仔细擦拭船身,再将船送到船厂进行检修、调校,涂抹猪油。
石牌三骏企业集团董事董炜炬介绍,今天“出水”的这8条龙舟分别是来自天河石牌东约、南约、西境、大北约、中约、中约龙胜、朝阳、新溪的船。由于石牌村内没有合适的河涌放置龙船,于是每年都在双岗村内“起龙”和“藏龙”。目前,石牌村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端午龙舟系列活动,除了必不可少的采青、招景、趁景等,还准备了裹粽、派龙船饼、派龙船饭(丁)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活动,裹粽活动现场还将设有制作体验区,带给大家一个仪式感满满的端午节。
天河区车陂村也举行“起龙”仪式
“听到龙船鼓响,龙船就醒过来了!” 5月15日上午,天河区车陂村也举行“起龙”仪式。车陂涌上,伴随着人们一声声呼呵和龙船鼓的鼓声,久沉龙船坞中的龙船逐渐浮出水面,露出真容。
专业研发、生产高品质精密模具
备受关注的广佛南环(佛山西站—番禺站)、佛莞城际(番禺站—东莞西站)即将开通运营,并将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(佛山西站—肇庆站)、莞惠城际(东莞西站—小金口站)相连···